汉武帝的中央集权加强大一统:实施推恩令、内朝和外朝分开、对外开拓疆土(丝绸之路起点1)

本文链接网址:
https://pan.zhiyumoke.com/sichouzhilu-1

第一章:汉武帝的大一统

文景之治的盛世光环,并不能掩盖潜在的社会矛盾。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兼并之风渐起;汉初分封诸侯王的弊病,仍然威肋中央集权的巩固;匈奴对汉王朝的侵扰愈演愈烈,势不可遏,百家学说纷呈,思想不统一的状态依然。诸多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摆在汉武帝面前。武帝凭借文景时期集聚的巨大物质财富,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对外积极开疆拓土,极大地推动了“大一统”政治体制的基本实现。

1.中央集权的加强
武帝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得到加强和巩固,以选举制度为标志的文官官僚体制也进一步完氰武帝又着力削弱以垂相为首的朝臣官员的权力,初步建立影响深远的“内朝”制度,专制皇权得以强化。
::推恩令
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虽然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但有的王国仍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对中央政府构成威胁。武帝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采取了许多措施。元朔二年(前127),武帝采纳大臣主父堰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所谓推恩,就是诸侯王可将其封地分封给继承王位的嫡长子以外的子弟,建立侯国,并上报朝廷,由皇帝制定侯国名号。按定制,侯国是由郡管理的。这样做的结果,王国的面积不断缩小,再也无力与中央政府抗衡。元狩元年(前122),武帝颁布“左官律”和“附益之法”。前者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示其等级低下,压制诸侯王属下官吏的地位,严厉惩罚为诸侯王服务的犯罪官吏;后者严格限制士人、宾客与诸侯王的交往,严禁朝廷官吏依附诸侯王,以防范诸侯王结党营私。自此之后,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汉初以来诸侯王尾大不掉的局面,得以彻底改变。
::“内朝”与“外朝”
汉初,垂相均由功臣封侯担任,地位极尊,权力甚重。武帝亲自主持朝政后,有意削弱丞相权力,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他频繁任免丞相,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2人。除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外,其他的或免职,或有罪自杀,或下狱处死。朝臣对垂相一职,避之唯恐不及;当被封授丞相时,更有痛哭流涕、力辞不任之人。武帝还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拔人才,给予侍中、常侍等加官,让他们出入宫禁,侍从左右,顾问应对,参议要政。这些近臣,相当于皇帝的宾客、幕僚。皇帝信任的高级将领,如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等,也往往参议机要。相对于以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为首的“外朝”行政机构而言,皇帝左右亲信人员构成的这个班子称为“内朝”。重要政事,先由“内朝”在宫廷内做出决定,然后让“外朝”官员去执行。“内朝”地位日益重要,临驾于“外朝”之上,实际上是皇权的进一步加强。

汉武帝的中央集权加强大一统:推恩令、内朝和外朝分开(丝绸之路起点1)
汉武帝的中央集权加强大一统:推恩令、内朝和外朝分开(丝绸之路起点1)

汉武帝像
汉武帝(前156一前87),姓刘名彻,景帝子。最初封胶东王,7岁时被立为皇太子,公元前141年即位。

汉武帝像
汉武帝像

泰山瀑布
武帝时期西汉走向极盛,文治武功光耀千古。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东行齐鲁,到泰山封禅。封禅是古代帝王表明自己受命于天所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一般在泰山举行。古人认为只有立有丰功伟业的帝王才有资格封禅。次年,武帝东巡,又祭祀了泰山。图中是泰山的黑龙潭瀑布。

大司马印
大司马在西周时就有设立,原为高级军事长官。武帝元狩四年(前119),改为荣誉性的加官号,冠于大将军、膘骑将军、车骑将军前。最初被授予这个官号的都是功勋卓著的大臣,例如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霍去病为大司马膘骑将军。

大司马印
大司马印

司隶校尉印
司隶校尉是武帝征和四年(前89)设置的官职,最初管理在中央官府服役的徒隶,也领有军队,有权捕治罪犯。后来司隶校尉不再领兵,掌管纠察京都百官和京师附近地区的犯法行为,职权渐重。

司隶校尉印
司隶校尉印

龙凤纹重环玉佩
南越王墓出土。玉佩呈圆形,以圆圈分隔为内外两圈,各透雕一游龙、凤鸟。木雕独角兽这件独角兽,原是彩绘的,形象古朴,刀法简练。

龙凤纹重环玉佩
龙凤纹重环玉佩

木雕独角兽
这件独角兽,原是彩绘的,形象古朴,刀法简练。

木雕独角兽
木雕独角兽

Related Posts:

Leave a Comment